
【摘要】新课标四上《乌塔》教学设计(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乌塔教学设计 篇一《乌塔》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十四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反应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先写初逢乌塔,在罗马的旅馆里,主要写她睡得正香和起身后利利索索地收拾好行装,准备按计划继续游览;接着写晚上回到旅馆后,我和乌塔的谈话,只要写了乌塔这次旅游的行程之长,安排之周,准备之久,以及独立生活的意识;最后写乌塔和我道别,继续她未完的旅程。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思考作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自主能力?
4、引导学生自学,自己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感悟较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用具 自制PPT课件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 欣赏激趣
今天,一起来欣赏一组美景——〖播放欧洲美丽风光,师生共赏〗
师:美吗?生:美!
师:你想说些什么?生:这么美的地方,我真想亲眼看看!生:这么美丽的景色,都把我迷住了!……
师:是啊,这么美丽的地方,要能亲自体验一番,该多爽啊!
师: 有一个和你们年龄差不多的德国小姑娘,她自己一人 游历了这些美丽的地方。大家想认识她吗?生:想。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了不起的女孩,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27*乌塔)
(二)初读感知: 初读感知
1、自学提示〖课件出示〗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看看讲的是件什么事?可以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好,开始!【学生个性读书,边读边做标记】
2、感知交流(指屏幕自学提示)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
生: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
师:你真会读书!这篇课文讲的是乌塔(指课题)独自游欧洲的事。(板书:独自游欧洲)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读书是否细心。
〖课件出示“考考你”〗
3、难词理解
师:你明白这些词的意思吗?谁有疑问?
生:我不明白“语塞”这个词。生:我不理解“逻辑”这个词。
师:我们有了疑问,怎么办呢?请同学们快快在课文中找到它们的位置,读一读,想一想。找到弄懂,可以举手说说你的理解。
生:我找到了“语塞”这个词,它在“我一时语塞,想了一会儿,才说……”这句话中。读了这句话,联系前面的课文,乌塔问“中国的孩子也像她这样旅游吗”,我一时语塞,就是我一时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乌塔的问题。
师:你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这是一种好办法!生:我找到了“逻辑”,【 读文中句子】在这句话中,我觉得不合逻辑,就是不合道理,不合常规。
师:了不起,能用换词法理解词意,你真聪明!
师:看来,只要我们认真细心地读书,就会有所收获。
(三)再读探究
1、简介欧洲师:〖课件出示欧洲地图〗请看屏幕,这是欧洲地图。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自然资源丰富,经济文化发达,是世界第六大洲。
2、明确路线师:乌塔都游历了欧洲哪些地方呢?请你快速浏览全文,在文中找到有关语句,画出来读一读。〖学生看书说,师课件出示乌塔游历欧洲的路线图〗
3、默读课文,思考:乌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体会。小组交流。把自己的阅读收获在小组里交流,大胆提出自己的阅读见解。
4、指名汇报。用“我认为乌塔是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的句式汇报。预设:(1)我认为乌塔是个活泼、热情的孩子。如:她一见我,立刻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她一听,高兴得大叫。
(2)我认为乌塔是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孩子。如: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
(3)我认为乌塔是个有责任感的孩子。如: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4)我认为乌塔是个做事有条理、有计划的孩子。如:这次旅行她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
5、在乌塔看来,独自游历是件很自然的事,而中国的孩子很少独自旅游,所以乌塔说——〖课件出示乌塔说的话〗一起读。乌塔说:“中国的孩子很缺少乐趣吧?”对此,你有何看法?
6、〖课件出示: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咱们一起读读!【学生齐读】只有亲自体验,你感受到的世界才更完美。相信只要大家做好充分的准备,(指板书)而且具备了独自出行的能力,相信你也能遨游世界,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感受各地的无限风光!
(四)课堂延伸
一分钟演讲:学习了本课,请你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感受。给大家一分钟准备时间,等会儿来个“一分钟演讲”!我们学习乌塔不光要学习她独自旅行的勇气, 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她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五)总结
在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乌塔这位了不起的德 国女孩〖课件出示乌塔照片〗,她热情勇敢独立,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相信今后大家也会像乌塔一样,在实际生活中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附:阅读链接勇敢独立的好少年雄鹰展翅翱翔,搏击长空,多么勇敢!鱼儿尽情嬉戏,亲近绿水,多么自在!新世纪的孩子要做勇敢独立的好少年。让祖国在你我手中,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乌塔》教学设计 篇二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能认读本课的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二、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 ……此处隐藏11324个字……中展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表现了乌塔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体现她在思想上的独立。一些细节描写看出乌塔做事很有经验、从容不迫。课文还在对比描写中凸显乌塔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编者的意图:一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世界上其他儿童的成长经历,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培养学生阅读有自己的见解,并愿意与大家交流阅读感受。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尝试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三、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和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多媒体配乐重复出现欧洲简介、乌塔去过的地方: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的希腊等的美图、文字片段。
2、调坐姿。
(一)、引入新课:刚才咱们伴着悦耳的音乐,看了欧洲许多地方的美图,你想说什么?
师:是呀。有一位14岁的小姑娘和你一样,发出了这样的赞叹,独自游览了欧洲。我们一起喊出她的名字——乌塔
板书:乌塔。读题。
(二)、预习检测
1、过渡: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王老师想分享一下你们的预习成果,可以吗?
这篇课文一共——10个自然段,老师请10同学读一读。
2、读文正音
生:10位学生读文。
我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读10个自然段,适时正音,纠错。写出易错词:洗漱、筋疲力尽、睡眼朦胧、佛罗伦萨、语塞、反驳、逻辑等。
3、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
4、交流:本文写作顺序。
填空:课文先写“我”在罗马的一个旅馆里结识了德国小姑娘乌塔。板书:结识
接着写晚上回到旅馆后“我”和乌塔的谈话。板书:谈话
最后写乌塔与“我”道别,继续她未完的旅程。板书:道别
5、小结:这样的写作顺序,我们称之为事情的发展顺序。
板书:事情的发展顺序。《乌塔》这篇课文就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
(三)、自学、议学、悟学
1、过渡:当王老师第一次读这篇课文时,就特别佩服这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我想,乌塔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乌塔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用“概括,写在旁边。
3、交流:
适时板书:乌塔:爱生活、爱读书、热情、独立、有理想、执着……
(四)、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A、体会“语言描写”1、过渡:乌塔太棒了,作者写得太好了。忍不住想再读一读课文,我们来找找作者用了什么“法宝”?
2、出示:(第5自然段)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我说是中国人,现旅居德国。她一听,高兴得大叫:“我是德国人,住在汉堡。”她告诉我她叫乌塔,已经14岁了。这次趁暑假游历欧洲。已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最后还要去希腊。我有点惊讶:“你一个人吗?”“当然。”她很自然地答道。
3、提示:注意听哦。
4、师读: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你从哪里来的?”我说:“我是中国人,现旅居德国。”她一听,高兴得大叫:“我是德国人,住在汉堡。”她告诉我:“我叫乌塔,已经14岁了。这次趁暑假游历欧洲。已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最后还要去希腊。”我有点惊讶:“你一个人吗?”“当然。”她很自然地答道。师:接下来的第6、7自然段,我们配合一下,
5、师生角色读:师——提示语、“我”,生——乌塔
6、师:第9第10自然段,老师请三位同学分角色读。
提示语——
文中的“我”——
乌塔——
7、小结:读着读着,你会觉得乌塔——(看板书读),作者用了什么“法宝”?
板书:语言描写
8、小结:是的,作者并没有在课文中写乌塔“独立、热情??”可我们读着读着就觉得乌塔——(看板书读),这就是“语言描写”的魅力。
B、体会“对比描写”
1、过渡:其实,当我们读这篇文章时,作者为了体现乌塔的——(看板书读),作者还用了一个“法宝”。
2、出示:(第4自然段)女生读:晚上8点多,我疲倦地回到旅馆。这时小姑娘正惬意地趴在床垫上,一边吃糖,一边看一本厚厚的书。
3、描红:“疲倦”“惬意”
4、师:你发现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法宝”?
板书:对比描写
5、师:作者在很多地方用了这个“法宝”?谁发现了?
6、交流出示:“我”——乌塔
乌塔——中国孩子
间接经验——亲身体会
小结:在这些对比中,我们会更深刻的体会到,乌塔——(看板书读)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文章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先写“我”在罗马的一个旅馆里结识了德国小姑娘乌塔,写她“睡得正香”以及起身后收拾好行装、外出旅游;接着写晚上回到旅馆后“我”和乌塔的谈话,主要谈的是乌塔这次旅游的行程之长、安排之细、准备之久,以及她要在亲身经历中认识世界的想法;最后写乌塔与“我”道别,继续她未完的旅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用上“语言描写”“对比描写”还有一些“细节描写”,让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乌塔——(看板书读)
(六)、感情升华
1、师:在这节课的最后,老师有个小小的问题:
出示:我们知道这篇课文写得是——乌塔14岁时,独自一人游欧洲。请问:她12岁时在干什么?——你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么?
2、交流
3、领读读:当她12岁的时候,像我们这么大的时候,正准备着——14岁独自一人次旅行欧洲,正在——阅读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
不仅如此,还——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送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追问:那么——你呢?你未来想干什么?现在要干什?
师:王老师希望大家长出独立的翅膀,正确地认识自己,做生活的强者!
(七)、作业:请用上“法宝”以《今天的我》或《明天的我》为题,写一篇日记。
(八)、板书设计:
热情
结识执着
语言描写独立
乌塔谈话……
对比描写做生活的强者!
道别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新课标四上《乌塔》教学设计(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