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多篇)在全市驻村工作表彰会上的发言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在全市驻村工作表彰会上的发言汇编(6篇)
在全市驻村工作表彰会上的发言一
总书记曾回忆自己在延安插队时过了“五关”,分别是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转眼间,我也已经服从组织安排,下派到*村任副书记近一年之久,在这一年里,过五关、做实事也正是我的工作内容。
第一关是过思想关。首先,作为所谓的“三门”干部,基层实践经验缺乏是客观事实;其次,我对*的农村一无所知,虽然我自己也是农村出身,但是我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北方农村娃,所以在下派之初心里确实存在一些忐忑:我是否能够适应下派生活,是否能够胜任基层工作。但是我也深知,组织上安排选调生到基层任职,是信任更是培养,我应该以此为荣,坚定信念。在基层工作的这一年里,我秉持“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的工作态度,认真走访脱贫户、边缘户、信访户,积极参与森林防灭火、地质灾害转移等各项演练,主动参与燃气使用安全排查、农村自建房排查等工作,用满身泥土味真正成为群众眼中的“自己人”。
第二关是过交通关。我下派的*街道*村地处*区西北部,为了给村上减轻负担,我每日往返于村上和人才公寓。从*到村委会还有近*公里的山路,副*会在*绕行一段捎上我一起到村,但总有小部分时候,因为工作安排,我需要单独乘车前往。为此,所有村干部的副驾和车后座我都有幸乘坐,部分村组干部的摩托车后座亦是我的临时座驾,更曾在摩托车后座和村上的“摩的车主”进行过营收探讨。感受民生百态后方可感知民愿所盼,这些特殊的乘车感受是我坐在办公室所无法体会的,也是我在基层工作的意义所在。同时,*村幅员面积*平方公里,硬化公路*公里,便民观光路*公里,一次次行驶在这些四通八达的道路上,我不仅看到了村民因为道路通达带来的便利,更是看到了全国脱贫攻坚成果的缩影。
第三关是过蛇虫关。在我来*村下派之前,从未见过蛇,截至目前我已经近距离见了*次蛇,每次都被吓得心惊胆战,但我却从未有过退缩之意。因为我深知,这就是农村最自然的环境,也是村民真实生活的环境。组织派我们到基层锻炼,就是为了让我们真正了解基层、服务基层,现场看、当面听,听真话、察真情正是需要见过蛇虫,身沾泥土。半个月前,村上综合专干*姐的脚被蛇咬了,闲谈中了解到,副书记*在两年前入户时被毒虫咬到,去医院做了手术才解了毒,看到她们肿如馒头的脚踝,满是脓水的毒水泡,残留在身的伤疤,我既心惊又敬佩,“带毒”工作的无畏与坚韧,正是厚植人民情怀最真实的内涵。
第四关是过语言关。来*工作之后,很多领导同事都在笑称,只要和我交谈,讲话总会被我不自觉的带成普通话,但是来到村上之后,我就发现我的普通话大招不管用了。为了编纂村志,村上专门请了几位老前辈来共同讨论,我才发现村上的老人家听不懂普通话,我也听不懂他们说的方言,我深感在村上工作必须要过语言关。好在村上有一些方言类的书籍,我可以时常翻看,也在走访农户时主动开口与他们交谈来练习方言,虽然蹩脚又拗口,但加之“手语”总能达到沟通的目的,总算不再是沉默着听翻译的“小*书记”了。
第五关是过工作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中省市县乡五级的政策指令最终都要落脚到村(社区)一级,村上事情繁杂琐碎,下派初期,我虽已有一年的工作经验,但仍然对部分业务不了解,工作上手较为缓慢。身入基层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心到基层、学在基层,因此我不仅向领导同事学习政策,更向村组干部和群众学习实践。此外,我也发挥所长带领村“两委”干部到高县学习集体经济发展先进经验,积极参与村里重大核心事项讨论,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正如总书记所说:“插队本身是一个标志界定的一个阶段,在插队之前,如果我们有所知所获,我总感觉到了插队以后,是获得了一个升华和净化。个人确实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那么在之后我们如果说有什么真知灼见,如果说我们是走向成熟、获得成功,如果说我们谙熟民情或者说贴近实际,那么都是感觉源于此、获于此。”基层工作亦是如此!
在全市驻村工作表彰会上的发言二
一年的下派的历程犹如一部基层“尝味”记,让我这个选调“小白”一路积蓄力量、不断成长,练就了三种“基本功”,完成了从一名选调“小白”到基层干部的蝶变。
一要体会挫折的“酸”,练好沟通说话的“基本功”。初到基层,还尚未褪去学生的稚气且没有群众沟通经验,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做群众工作时不知道讲什么。总书记说过“有少数干部不会同群众说话,在群众面前处于失语状态。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基层工作需要走近群众、直面群众、服务群众,要把惠民政策的专业词语“翻译”好,让群众理解透彻。“小*书记是学法律的,找她问问。”作为一名检察院的干部,时常遇到村民有法律问题需要解答,那时的我还只会说些生硬的专业术语,解答半天,村民的眼神依旧迷茫,我也因为自己表达能力的不足变得面红耳赤。回想后才意识到,要解决来自群众的“年龄信任危机”,说好田间地头的“行话”是基层实践锻炼的第一课。作为一名法律人,要将基层锻炼的机会与普法宣传有机结合,用村民听得懂的语言讲好法律知识,引导他们通过法律途径合理表达诉求。
二要忍住磨练的“苦”,练好遇事能做的“基本功”。基层“苦”自是不必多言,初到岗位,由于缺乏经验,面对繁杂的事务忙得“晕头转向”,不仅要甩开膀子按时完成上级交办的各类行政事务,也要迈开步子去田间地头面对蚊虫叮咬和夏日暴晒,还要面临各类突发事件,顿时不知从何下手,倍感压力。受持续高温的影响,去年*月初,*村出现较严重旱情,群众饮用水供应不足。从未遇到这种情况的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跟随村“两委”干部的脚步,四处寻找水源,同时还要安抚村民急躁的心情,最终在镇党委、政府的安排下,统筹调度起党员先锋队开展送水,才使旱情的影响得以缓解。“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是难以成大器的。”要从基层最基础业务入手,做好每份台账,写好每份材料,走好每段泥泞路,在信访一线、乡村振兴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多几次“热锅上的蚂蚁”般的经历,多几段“接烫手山芋”的人生体验,来练就随机应变的本领,学会灵活处事的艺术。
三要感受群众的“辣”,练好换位思考的“基本功”。刚到村上时,有些群众隔两天就会到村公所反映自己的诉求,在表述自己的困难和需求时情绪激动、声音高昂,“辣”味十足,我只敢呆呆地站在一旁,如何平复安抚他们的情绪成了难题。“群众工作最难也最容易,难的是走入群众心里,一旦走进去一切都会变得简单。”“依仗”着年龄的优势,再遇到来反映问题的村民时,我学着叫声“伯伯、嬢嬢”拉近距离,泡杯茶,和他们先拉拉家常,以一个服务者的姿态倾听他们的诉求。到组走访入户的时候也不再对着问题死板问,而是先从生活琐事入手,聊聊最近的生活和 ……此处隐藏3322个字……介布衣,峥嵘岁月,蓦然回首,诗意阑珊。我真切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力量,这种力量植根于大地,源于每一个平凡的人,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温暖人心,催人奋进。二是在平凡中磨炼意志。打牢基本功和培育创新能力是并行不悖的。树高千尺,营养还在根部。把基础打牢了,将来就可以触类旁通,行行都可以写出精彩。农村工作是琐碎忙碌甚至孤独的,我有过忙得吃不上饭的经历,有过填资料做报表的苦闷烦躁,有过节假日异地他乡的独自坚守。人生需要平凡中的坚守,需要静水流深的坚持,只有在平淡中磨炼意志,持续积累,厚积薄发,才能练就不平凡的本领,取得不平凡的成就,收获不平凡的人生。
人生的志向,不应该也不可能脱离社会、脱离时代,而应该是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总书记就曾扎根陕北农村,七年知青岁月淬炼了他非凡的思想精华和执政理念。组织选派我们去基层,就是为了磨炼意志,增强本领,我们应当倍加珍惜组织的信任和重托,坚定人生志向,拒绝安逸平淡,严格自我要求,砥砺奋进,笃行致远,努力在基层的大熔炉中锻造成为“烈火真金”。
在全市驻村工作表彰会上的发言五
如果乡村是一部画册,我想*村定是一幅油画,色彩艳丽,充满生机。
去年*月,在*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我从*市公安局*区分局到*县*镇*村学习锻炼。从一名基层民警到一名基层干部,有很多改变,也有很多不变。短短数月感触颇深,随笔记下与君共勉。
一要改变的是称呼,不变的是学无止境的心态。初到*“*书记”三个字给了我当头一棒,“惊讶、懵、本领恐慌”是这个称呼给我的第一印象。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正值脱贫攻坚回头看的关键时期,每个基层干部都身兼数职,而我这个市上来的副书记却帮不上忙、插不上手。想起刚参加工作时,作为外地人,听不懂方言、摸不透出警的技巧,让我这个公安大学毕业的小伙子无法开展工作。所长看到蔫头耷脑的我,说了三句话:“放下架子、放下担子、放下自我”。我意识到必须转变角色,虚心问、大胆干才能尽快进入工作状态。三个月,我学会了*话,学会了单独处理警情。现在来到*亦是一样,学!向文件问政策,向村干部问村情,向群众问方法。进入工作状态,我看到的*不仅有放弃外出、想通过自身努力让家乡越来越好的村委班子,有哥嫂丈夫相继过世、把一双侄儿当儿养的婶婶,也有看着村集体越来越好的快乐。从“*警官”到“*书记”,改变的是称呼,不变的是归零的心态。
二要改变的是着装,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初心。脱下一身藏蓝,换上一身便装,从打击违法犯罪的“战场”到乡村振兴的“跑道”,未曾改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穿上警服,为人民服务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与警察的温暖,来到了基层为人民服务是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让全村人民享受政策红利与发展成果。*届*中全会召开,总结了我党百年来的辉煌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人民至上的宗旨情怀。作为基层干部,更应争做“雅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式干部,把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地、化作行动。
三要改变的是手段,不变的是脚踏实地的作风。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将蓝图变为现实。我党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干的,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时代在变,但不变的是基层干部与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的担当。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我们要用“硬手段”对付违法犯罪分子,铁面无私依法依规处理;但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转变为“软手段”,学会与上访者打交道,学会与蛮横者讲道理,学会与耍浑者斗嘴皮。要做到心中有把称,衡量群众的诉求是否合理?我能否解决问题?是否有更好的办法?基层干部要与群众血肉相连,把群众当亲人,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的蓝图已经绘就,打造*县中部现代粮油综合园区。我畅想*的四季将是四幅画卷,春是漫山的油菜花黄、夏是微风轻拂禾苗壮、秋是农民采收*粱忙、冬是腊肉炊烟家风传。在这美丽的画卷里,也会有我奋斗的身影。相信在基层锻炼的时光里,我定能不负出发,一路成长收获成长!
在全市驻村工作表彰会上的发言六
温室里长不出品质坚韧的万年松,庭院里练不出强劲有力的千里马。年轻干部要想长成参天大树,要想成为千里马则须要穿过疾风骤雨,迈过崎岖山路,扛起责任和担当,经受得住组织和人民的考验。广袤农村则是锤炼年轻干部最好的基地,选调生就应该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中增强才干,在层层历练中锻造出过硬实力,为日后的成长积蓄力量。
一是凝心聚力谋发展。“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来到基层就要学会说群众语言,会做基层工作。基层锻炼已逾数月,对周围环境已从陌生到熟悉,面对工作也从难以应对到从容淡定,逐渐融入了所在的村集体,积极同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的同事一道走村入户,了解各户实际困难,用脚布丈量民情,用心关怀民需。我始终牢记下派之前就定下的两个工作目标,大目标是立足新时代国情民情,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计划在深入调研总结之后,为本村擘划未来十年的发展蓝图,争取建立其层级更高、结构更优、可持续性更好的乡村现代化经济体系。小目标是参与探索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立足本职工作,用心参与基层事务,以细致入微的服务提升基层治理的温度,尽自己所学,回馈基层,为本村村民提供普法宣讲、法律援助、家庭纠纷调解、就业指导等咨询服务,并为所联系的帮扶对象按照“一户一方案”制定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帮扶计划,将政策法规所含精神传达到基层一线,把工作落实到基层一线。
二是帮扶振兴实打实。“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我们要成为干群眼中热情洋溢、充满活力的选调生,更要成为踏实笃行的基层年轻干部,不愿成为匆匆而过的飞鸟,而要做为民服务孺子牛。基层干部只有常怀为民之心,熟知群众冷暖,才能切实做好为民之事。深入走访慰问本村五保户、残疾户、低保户、特困户、脱贫户、突发困难户,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共同讨论解决方案,有效防止因病、因学、因灾、因事故等原因造成的返贫致贫。在工作中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提到出行不便,就立刻想办法筹集资金,寻求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单位的资金支持,帮助其修缮农村便民路,解决家门口的最后一公里,架起民生之路,让百姓感受到党委政府的真切关怀,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走在路上、暖在心上。
三是踔厉奋发创未来。“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无论过去所获得的成就有多高,从踏入基层开始就要时刻保持“空杯”心态,从零开始,不问一时快慢和眼前的得失,把实干当常态。“风物长宜放眼量”,一步一个脚印,扎牢根基,在未来才能无惧风雨。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才能经受得住纷繁复杂的现实考验,做新时代下的赶考人,在实践中扛起责任担当,在实干中锻打淬炼成钢。
美好未来正召唤着我们去开拓创造,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多篇)在全市驻村工作表彰会上的发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