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新版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中国古代哲学术语 篇一中国哲学术语
【天】殷周人指最高的人格神,宇宙的主宰。春秋之际社会动荡,天命观发生动摇。孔子既承认主宰之天,以文之灭兴决定于天,又指自然之天。墨子非命,却提出“天志”以赏善罚恶。老庄以道生天地,否定了天的至上性,认为天即道之自然。荀子以天为自然,认为“天行有常”,主张“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反对“错人而思天”。西汉董仲舒讲天人感应,又以天为最高的神灵,万物的主宰。东汉王充则认为天是自然的物质实体。唐刘禹锡提出天人不相预,反对天命论。北宋张载认为天即太虚之气。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否定了天的人格意义,代之以绝对精神。王守仁则以心规定天,“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反映了对天的认识的分歧和思维的进步。
【德】道德,品德。指人的品质或行为对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善恶价值。西周统治者提出“德以配天”。春秋以后,德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品性。儒家以德为人的本性,恭宽信敏惠,仁者爱人,主张“为政以德”,提倡德治。道家也以道为本,德为道之用,但认为大道自然无为,朴素无德,主张绝圣弃智,至德即是无德。
【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相传为西周初年周公旦提出的政治伦理思想。意为统治者应崇尚道德,以保其民人固其天命。一方面为革商之命作辩护,另一方面又作为统治的手段。
【阴阳】本义为日照的向背。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后来用以指气和事物所包含的对立因素。
【气】本义为云烟、云气。后用以指无形状的充塞于整个宇宙的弥漫性物质,是构成物质存在的基本元素。
【天人之辩】中国哲学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关系的争辩,涉及客观必然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八卦】《易经》的八种基本图形。由“—”“――”两爻相迭变化,每卦三爻组成。它们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易经》六十四卦均由八经卦两两相迭组合变化而成,并从八卦的基本性质及其组合变化来占筮、判定吉凶臧否。《易传》以伏羲作八卦,认为八卦主要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八种自然事物,并由这八种基本事物交感变化而产生出万事万物。
【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自然观和人的活动归结为五种物质因素,含朴素唯物主义因素。战国秦汉间出现五行相生相克学说。五行相克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五行相生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性】一般指人性,亦有天性、物性的意蕴。
【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中庸】儒家的哲学范畴。即在处理事物的矛盾时应当掌握的合适的“度”。【尽心知性】孟子提出的反省内心的认识方法和道德修养方法。
【性善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孟子首先提出。性善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
【性恶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民贵君轻】孟子提出的社会政治思想。意为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具有民本主义色彩,对中国后世的思想家有极大的影响。
【王霸之辩】中国古代两种统治方法和政治理想的争辩。王指王道,即先王之正道。孟子以王道与霸道相对,认为施行仁政,以德服人者为王道。霸指霸道,即凭借武力假行仁义以征服别人的政治统治方法。霸道以武力压服别人,不能使之心悦诚服。孟子提倡王道,反对霸道。韩非则提倡霸王之道。秦汉以后王霸并用。到宋代,王霸之辩更演为社会历史观的争论。朱熹和陈亮进行了数年的争论,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道】中国哲学的主要范畴之一。本义是人所行走的道路。引申为规律、原理、准则、本原等意义。春秋时“道”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人的行为准则。孔子少言天道,注重人道。老子首先从抽象的哲学意义把“道”规定为万物的本体。庄子继承发挥老子思想,以“道”为宇宙的本体。儒家后学则着重阐发了“道”的伦理意义,所关心的仍是人道。到《易传》,才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以“道”为天地万物运动变化最根本的规律。这种理论对中国古代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韩非子把“道”说成是万物所依循的总规律。西汉董仲舒用道来论证三纲五常的绝对性。宋明理学家在发扬儒学之时,吸收了道家和《易传》的思想,把道规定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最高本体。
【自然】含义相当广泛,主要指天然,自然而然,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无须人的作用来干预。
【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道法自然】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用语。《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否定了宇宙间有意志的主宰存在,但老子由此反对人为,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神器】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用语。器,物。神器,神秘之物,代指国家政权。【逍遥】中国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用语。指一种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状态。庄子认为,真正的自由是无待即不依赖于任何条件的,如 ……此处隐藏21210个字……>人最容易忘记的是自己。
——克尔凯戈尔
只有那些从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会跌入坑中。
——泰勒斯
政治无道德。
——马基雅伟利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
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
存在就是合理,合理的也都要存在。
——黑格尔
我正在说谎。
——罗素
他人就是地狱。人对人是狼。
——萨特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叔本华
把精神说清楚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维特根斯坦
人们惧怕自由和责任,所以人们宁愿藏身在自铸的樊笼中。
——弗兰茨。卡夫卡
我手中的灯笼 使眼前黑暗的路途与我为敌。——泰戈尔
中外哲人哲语汇编
要坚持真理---不论在哪里也不要动摇。—— 赫尔岑 任何一个可信的道理都是真理的一种形象。—— 布莱克
因为真理是灿烂的,只要有一个罅隙,就能照亮整个田野。—— 赫尔岑 真理不存在于丑化了的现实里。—— 乔治·桑
真理的小小钻石是多麽罕见难得,但一经开采琢磨,便能经久、坚硬而晶亮。—— 贝弗里奇
一切出色的东西都是朴素的,它们之令人倾倒,正是由于自己的富有智慧的朴素。—— 高尔基
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垮台!—— 爱因斯坦 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 布莱希特 寻求真理的只能是独自探索的人,和那些并不真心热爱真理的人毫不相干。—— 帕斯捷尔纳克
尊重人不应该胜于尊重真理。—— 柏拉图
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周恩来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 李四光
关键在于要有一颗爱真理的心灵,随时随地碰见真理,就把它吸收进来。—— 歌德 必须有勇气正视无情的真理。—— 列宁
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 爱因斯坦 真理的发见,或道德责任的完成,都引起我们的欢欣,使我们整个生命震颤…… —— 克罗齐
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 莱辛
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鲁迅 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郭沫若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哥白尼
真理不是一种铸币,现成的摆在那里,可以拿来藏在衣袋里。—— 莱辛 坚持真理的人是伟大的。—— 雨果
越是接近真理,便愈加发现真理的迷人。—— 拉美特利 如果你想独占真理,真理就要嘲笑你了。—— 罗曼·罗兰
在我所讲的一切中,我只是探求真理,这并不是仅仅为了博得说出真理的荣誉,而是因为真理于人有益。—— 爱尔维修
一个人只要肯深入到事物表面以下去探索,哪怕他自己也许看得不对,却为旁人扫清了道路,甚至能使他的错误也终于为真理的事业服务。—— 博克
不用相当的独立功夫,不论在哪个严重的问题上都不能找出真理;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 列宁
一个人要发现卓有成效的真理,需要千百万个人在失败的探索和悲惨的错误中毁掉自己的生命。—— 门捷列夫
真理的旅行,是不用入境证的。—— 约里奥·居里
我们探求真理,在一切事件中,获得真理是最高的快慰。—— 桑塔耶纳 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 曹禺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 达·芬奇 真理就是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愈加充实了和证明了它。—— 伽利略
最好是把真理比做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 马克思
真理尽管苦涩,然而鲜明。—— 普托里尼
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 泰戈尔
一个训练有素的思想家的主要特点在于,他不在佐证不足的情况下轻易做出结论。—— 贝弗里奇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王充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毛泽东
马克思认为理论的符合于现实是理论的唯一标准。—— 列宁
科学所以叫作科学,正是因为它不承认偶像,不怕推翻过时的旧事物,很仔细地倾听实践和经验的呼声。—— 斯大林
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创造宇宙。—— 克罗齐
真理之所以为真理,只是因为它是和谬误以及虚伪对立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 遇到有承认自己错误的机会,我是最为愿意抓住的,我认为这样一种回到真理和理性的精神,比具有最正确无误的判断还要光荣。—— 休谟
人们还往往把真理和错误混在一起去教人,而坚持的却是错误。—— 歌德 向他的头脑中灌输真理,只是为了保证他不在心中装填谬误。—— 卢梭
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马克思、恩格斯 只要在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变会变成错误。—— 列宁 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通过。—— 泰戈尔
过去的错误的学说不宜忘掉不谈,因为各种真理都要在和错误斗争之中,才能维持他们的生命。—— 克罗齐
只有在斗争中无所畏惧,才能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把自己雕塑成器。—— 张志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
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 王若飞
理直气壮,永远不怕真理,勇敢地拥护真理,把真理告诉别人,为真理而战斗。—— 刘少奇
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的权威之前拜倒。—— 郭沫若 为寻求真理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总是比不担风险地占有它要高昂得多。—— 莱辛 我们对于真理必须经常反复地说,因为错误也有人在反复地宣传,并且不是有个别的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宣传。—— 歌德 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做的事。—— 伏契克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为它们工作一天!—— 方志敏
为了保存一个人的生命,而背叛了千万人的解放事业,遭到千万人唾弃,那活着还有什麽意思? —— 王若飞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巴金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新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