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精品教案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激趣导入 篇一同学们喜欢去风景优美的地方旅游吗?喜欢吃又香又甜的葡萄吗?如果把这两者合起来呢?今天,我们就跟随老师和课文一同去盛产葡萄的葡萄沟游览一番。(读课题:葡萄沟)
《葡萄沟》教案 篇二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茂密、喜爱、好客、五光十色“等词语。能用”好客、五光十色“造句。
2、背诵第2自然段。
3、学习分层次介绍葡萄沟的方法。
4、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激发学生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分层次介绍葡萄沟的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分层次介绍后葡萄沟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接题、激发兴趣。
1、(出示中国地图,)教师简介吐鲁番。
葡萄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2、初读课文,捕捉文章主要内容。
(自由读)想:葡萄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过渡: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它好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好?这节来理解。)
3、学习第1自然段。
(默读)思考:葡萄沟在什么地方?生产什么水果?最著名的是什么?理解“喜爱“一词。举例说说都什么事物是你喜爱。
指导朗读,水果的名字要读得一高一低,重点指导“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一句重音‘喜爱、成熟了’”。
4、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为什么人们喜爱葡萄沟的葡萄?
(2)(轻声读)这段有几句话?哪句是讲葡萄的?用“----”划出,再理解句意。
(3)理解“茂密、凉棚”,说明什么?
又讲到了什么?
(4)(出示图片)深入理解葡萄长得好。
(5)指导朗读:喜爱的语气。
(6)指导背诵:(出示背诵提示:葡萄种在哪----枝叶----果实----人好客)
5、学习第3自然段。
(1)小组自学讨论:A.这段主要写什么?B.先写了------接着写------然后写------最后写------(按提示有条理的讲述)
(2)集中学习,看投影片讲述,重点知道学生记住荫房的构造特点及为什么能制成葡萄干有什么特点?
6、。总结全文。所以人们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好在哪?为什么好?
请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7、分段指名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自由读全文)练习背诵第2自然段,然后指名背诵。
二、学习生字。
1、自由写字5分钟。
2、认准字音、分析字形、扩词。
3、竞赛:看谁记得清。(教师听写)
4、指导书写。
5、用“五光十色、好客”造句。
6、写出下面字的偏旁部首,再数数每个字各几画。
新( )---- 坡( )---- 阴( )----
孔( )---- 味( )---- 蜜( )----
7、做课堂练习,并检查指导。
8、课外阅读17、18课。
板书设计:葡萄沟
杏子、香梨、蜜桃、沙果
葡萄沟出产水果: 葡萄:大、多
(好地方) 五光十色(颜色美)
《葡萄沟》教学设计 篇三教学目标:
1、会认12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感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向往新疆,向往葡萄沟。
教学重难点:
1、生字的教学。
2、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3、生字“摘”的记忆与书写。
4、葡萄干是怎样做成的。
教具准备:
1、一张地图中国地图。
2、多媒体课件或吐鲁番葡萄沟的录像带。
3、少量的葡萄干。
教学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猜谜:树弯弯藤弯弯,结的果实一串串,一个一个圆又圆,吃到嘴里酸又甜。
2、出示中国地图:在我国新疆吐鲁番有个盛产葡萄的地方,这就是葡萄沟。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读准每个字音,不认识的字同桌互相解决。
2、出示本课生字:自己会的可以不读,不会同桌讨论。
3、指名领读。同位互教互读。开火车读。
4、指导写“摘”“搭”
(1)看看这两个字,看你发现了什么?
(2)写字的时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自己书写两个,师生共评。评后再写一个,找找自己的进步。
5、再读课文,要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不好读的多读几遍。
三、细读课文,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朗读。如:葡萄沟的水果那么多,你能通过读让别人感受到吗?同时利用手势引导学生把写水果名字的词语读的一高一低,显得抑扬顿挫。
4、教师引读句子: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欢的葡萄成熟了。
5、学生多种形式练习朗读,体会人们对葡萄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语:读了“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质疑引入第二段的学习。
1、自读、指名读
2、理解、感悟:葡萄种在哪儿?(出示课件展示)
3、指导读“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绿色的凉棚。”
(1)听了你的读,我知道了“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重点强调一个。引起学生的争议:一个、一个个的不同。
(2)谁能通过读让人感受到凉棚多?重读“茂密”“一个个”。
(3)师情景描述:在很热很热的夏天里,火辣辣的太阳照在 身上,一丝风也没有,你有什么感觉?“热”“难受”这时你来到了这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下,你又有什么感觉?“凉快”“就像吃了冰糕一样”“谁来读出这种感觉”指名读,同位互读。
4、过渡语:葡萄的枝叶这么茂密,葡萄怎么样呢?
( ……此处隐藏7539个字……方俺们怎么能不赞美它,喜欢它呢?
九、让俺们带着这样的心情有语气地朗读全文
盛产葡萄
枝繁叶茂
葡萄沟葡萄真是个好地方
葡萄干色鲜味甜。有名
《葡萄沟》教案 篇九一、教学要求:
1、知识点教授: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造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2、技能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3、激发情感:通过讲读、理解课文,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三、教学用具:
教学录像带、电教用器。
四、教学时间: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日月潭》这篇课文了,那大家喜欢“日月潭”这个地方吗?为什么?(生述。)现在,老师要再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与日月潭一样美丽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图生述)
2、播放课文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情感。
3、过渡语设计:葡萄沟这个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欢“葡萄沟”吗?(生述)师揭示并板书课题:18、葡萄沟
二、设疑点、齐读课文解疑。
1、提问:那你们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齐读一遍课文。(纠正部分字读音)
2、师诱:课文中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一个出产什么的地方?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九十月有葡萄。但我们“葡萄沟“这个地名,却只提到什么水果呢?(葡萄)“葡萄沟”出产了那么多水果,照理应叫“水果沟”,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呢?等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三、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各自然段及带有生字的词,生词多读几遍。
2、全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呢?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地方的什么东西呢?(生:葡萄沟的葡萄。)
3、出示想一想,初知课文大意:
A、明确题目要求(指名读题),思考三个问题,并找出相应的段落。
B、师布置默读,并检查默读效果。
a)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呢?那里是干什么的?都出产什么水果呢?人们最喜爱什么水果?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想一想当中的第1个问题呢?1组朗读第一自然段。
b)为什么人们最喜爱葡萄沟的葡萄呢?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1、2组朗读第二自然段。
c)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呢?(师:大家喜欢葡萄干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吗?)哪个自然段回答了我们的疑问?
3、4组朗读第三自然段。
4、你们喜欢“葡萄沟”这个地方吗?为什么呢?现在可不可以用我们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一起来回答呢。(师板书:真是个好地方。)
四、生字词教学。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
2、指名学生认读、齐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细读课文,认识葡萄沟为什么真是个好地方;在句子教学中让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的重点字词的音形义及其运用;教学过程中融入作文模仿教学。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认读词语。(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说一说,葡萄沟这个地方怎么样?(是个好地方)
3、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它好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理解的问题。
二、讲读课文,理解内容。
1、讲读第一段:
(1)默读课文,思考;葡萄沟在哪里?那里都出产些什么水果?画出有关的词语。
(2)回答思考问题:葡萄沟在哪里?(新疆吐鲁番)新疆是我国一个自治区,吐鲁番是这个自治区中的一个县,葡萄沟在这个县内。(齐读第一句)
(3)那里出产些什么水果?(杏子、香梨、蜜桃、沙果、葡萄)众多水果中人们最喜爱的是什么?(葡萄)所以,这个地方不叫水果沟,而叫葡萄沟。
(4)指导朗读。引读、指名读、齐读。
2、读讲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人们喜爱葡萄沟的葡萄?(葡萄长得好)
(2)本段有几句话?哪句是讲葡萄的?
(3)分析第二、三句。
①指名读第二句。这句讲了葡萄的什么?(枝叶茂密)解释“凉棚”。这句话说明葡萄怎么样?(种得多)
②指名读第三句。这句讲了葡萄的什么?(果实累累)先讲什么?(成熟的季节)再讲什么?(葡萄果实成熟后的样子)结合看图,理解“一大串、一大串”。最后讲什么|(果实的颜色)这么多颜色用个什么词可以概括?(五光十色)
③指导朗读。葡萄钟得多,长得好,颜色美,难怪人们最喜爱葡萄,要读出这种喜爱的语气。(范读、齐读)
(4)这段除了讲葡萄沟的葡萄好,还讲了这个地方什么好?(指名读第四句,启发学生说出“人好”)课文中哪些词讲出了那里人好?(热情好客、摘下、吃个够等)
(5)这一段的第一句讲了什么?(指名读)读后回答。(葡萄种植的地方)
(6)齐读第二段。
(7)小结:第二段,作者先讲葡萄种植的地方,接着讲葡萄的枝叶成长情况、果实成熟的情况,最后讲老乡会拿最甜的果实招待客人,叙述有条理讲出了葡萄沟不仅葡萄好,而且人更好。
3、读讲第三段:
(1)第三段讲了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默读课文。这段有几句话?
(2)葡萄干在什么地方制作?(阴房)
(3)看图:阴房建在哪儿?什么样子?课文是怎么描写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理解“山坡、碉堡、小孔”等的词义。
(4)葡萄怎样被制成葡萄干的?指名读第三句。
引导学生看图。热空气从小孔中流进,把葡萄的水分蒸发掉。慢慢地,葡萄就被制成了葡萄干。
(5)在阴中制成的葡萄干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的词语。(颜色鲜、味道甜)
(6)谁能说一说,这一段是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讲阴房的样子和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最后讲葡萄干的特点。)
4、总结全文。
(1)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好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好?
(2)教师归纳:葡萄沟水果出产多;最有特色的是葡萄。葡萄长得好(量多、色美),葡萄干有名(色鲜、味甜);那里的人热情好客。所以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齐读全文。
三、指导背诵课文第二段。
自由练习背——指名背——集体背诵。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精品教案精品多篇范文。